藏族的主要传统节日
信息详情
藏族的主要传统节日
藏族主要传统节日,有藏历新年、雪顿节、萨噶达瓦节、望果节、珠峰大会等。
藏历新年
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,已通过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从虞月制时代兴起,从虞月初一算起,藏历新年要经过大昭欢的灯火点燃、跑马竞技、辞旧迎新等程序,连同“摆寿宴”等共为期三五天时间。其中,参加跑马竞技和跳锅庄舞等活动是青年男子的主要活动。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参加跑马比赛的人比以前少了,都改为在业余时间训练和比赛,但去大昭欢拜佛敬香的却人如潮水般涌动。所以通常在藏历新年前一两个月,许多群众就开始着手准备新衣料。在春耕播种季节,市面上到处可见男女老少穿着新衣新裤招摇过市。在藏历新年期间,各村各户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,纷纷到寺院朝佛诵经、拜年祈福,同时还要进行赛马、赛牦牛、射箭、摔跤、唱歌、跳舞等文体活动。另外家家户户都要用酥油、面粉、人参果、奶渣等制成各种形状的油果子,邻居和亲戚之间会相互登门拜年祝贺。
雪顿节
雪顿节按藏语解释,雪是酸奶的意思,“顿”是吃肉的意思,“雪顿”就是酸奶宴和吃酸奶子的节日。后来逐渐演变成以藏戏会演为主、吃喝游乐的节日。在节日的第一天清晨,伴随着悦耳动听的法号声和经鼓声,上百名身着红色袈裟的僧侣,按严格的戒律在“勾芒神山”前,煨桑祈祷,载歌载舞,以示“洗尘”,为节日渲染神秘的气氛。各寺活佛高僧和拉萨的政教显贵在“拉萨哲蚌寺”前的广场上端坐观戏。观众人山人海,仅拉萨就有14万人之多。西藏各地的藏剧团和民间团体也云集拉萨表演。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活动,“雪顿”一词是“酸奶”之意后来演变为戏剧之意。“哲蚌雪顿节”的得名,主要是哲蚌寺与雪顿节的渊源:据佛教说法:按传统的日历计算,每年芒种至中秋的一个月间是农牧民的休息日。这时盛夏已过,早秋来临,风和日丽,牛羊肥壮,正好是举行一年一度的“雪顿节”。届时,拉萨市附近的居民都要身穿节日盛装,带着酸奶、酥油和青稞酒来罗布林卡过节。布达拉宫的噶厦政府的高级官员及拉萨市的一批上层人士也要参加。这时先由强巴法师诵经酬谢神灵的保佑;接着在宫中表演经过挑选的“哲蚌雪顿节”土布兰(布德甲龙),最后进行哲蚌寺原58个拨各姆空(意为“部属”)举行的精彩角斗土布兰比赛。赛后举行盛大的野宴活动;人们边吃边喝、载歌载舞。在为期7天的雪顿节期间还要演出藏戏。白天演出本寺选定的“十三大剧目”中的几出大戏;晚上则有藏戏专场演出。从公元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初,哲蚌寺的晒大佛活动就一直是雪顿节的活动内容之一;每当大佛展开之后.便是精彩的僧人表演——“谐泼表演”;主要项目有绕着大佛抛出五彩哈达以祈吉祥等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,“哲蚌雪顿节”逐渐演变成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;它的群众性不断扩大,并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。特别是演藏戏已成为“哲蚌雪顿节”的重要内容。“哲蚌雪顿节”中最大的活动是观看藏戏。尽管不同地区的藏戏都有其地方色彩;但是参加表演者不受地区限制.从各地来拉萨会演;客观上加强了各地群众之间的联系和团结。“哲蚌雪顿节”中另一项富有特色的活动是展佛;即晒大佛或巨型唐卡。展佛时成千上万的群众涌向展佛台前磕头祈祷;僧人们吹起法号、摇动经轮;系着哈达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风幡垂挂在展佛台周围;信徒们手捧哈达,在阵阵诵经声中围着佛像或转或舞。在布达拉宫背后的“巴扎钦萃”山上,蓝天丽日下展示的大幅佛像如长虹卧波,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醒目。在欢乐的乐声和歌声中,大佛像似动非动,人们感受到一种神奇的氛围,仿佛整个雪顿节都弥漫在人神交融的气氛之中。
萨噶达瓦节
“萨噶达瓦节”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流行于日喀则地区与山南地区,每年藏历四月开始。“萨噶达瓦节”的具体日期是藏历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初一。这个节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、成道和圆寂的日子。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采,其中“转经”活动是必不可少的。“转经”即转绕着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、哲蚌寺等教寺圣地。“转经”活动一连数日,许多群众前往参观。
望果节
“望果节”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地区。每年在青稞黄熟之前约收获前的一个月举行。“望果节”是预祝丰收、欢庆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节日。西藏各地的“望果节”时间各异,一般都在收割季节。藏历八月十五日这天清晨,各村男女盛装到河边沐浴净身;然后身着新装环绕田间地头转游,接受丰收神祇的祝福;接着是连续几天的赛马、演戏、唱歌、喝酒活动。等青稞全部收割完毕后,“望果节”活动便告结束。
达杰节
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。“达杰”意为老板。相传古时候西藏各地都归一个大老板所管辖。这个大老板为了减轻人民负担,让人民有吃有穿,于是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宣布减息免税。人民为了纪念他,每年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,欢聚一堂,燃放烟花爆竹,载歌载舞进行庆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达杰节”又增添了折玛机、掷骰子、下棋等活动。